※ 本篇緣由為《柏林晨報》的新聞〈Syrer entkommt IS-Folter - und kocht jetzt für Obdachlose

  這應該是最近看過最有溫度、最讓人難忘的國際消息,特別是自己剛從那個國家旅行回來,加上自己的感受和所見所聞,特別有記憶點。

Alex.jpg

  目前的敘利亞,有大量的難民流落在歐洲各國,其中德國接受了很大部分的敘利亞難民,其中有一位廚師名叫 Alex,每個週末他會在柏林的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擺上一個小攤子,並且簡單製作一些食物提供給遊民和無家可歸的人們。22歲的 Tabea 將她所觀察到的現象告訴《柏林晨報》(Berliner Morgenpost),她發現 Alex 的故事非常值得分享:「他是今年剛從敘利亞逃出來的難民,而且被迫和他的家人、過往的生活告別,剛來的時候他因為受傷等折磨只能待在醫院裡面。」
 
  「Alex 現在幾乎一無所有,但是他還是憑著日常努力攅省下來的零錢,利用星期六的時間在亞歷山大廣場烹煮食物提供給無家可歸的人們,而他將這項行動暱稱為:『回饋德國人計畫』(Give Something Back To The German People)。」 Tabea 從旁觀者的角度如此說道。
 
  在 Alex 的小攤位前面,放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我想要在德國社會製造一些積極作用,並且回報給那些曾幫助過我的人。」

  這是屬於一個敘利亞難民很微小、但是拼盡全力回報的故事,他所擁有的已經不多、能夠做的事很有限,但是他卻在最有限的資源下做了最大回饋、不願意平白無故的只是接受別人的同情心,反而知道要思考如何回報的問題,確實是無比令人敬佩的行為。

======================

  難民問題在歐洲已經變成一個難解的習題,基於人道和正義原則,相對屬於進步國家的歐洲列強,責無旁貸的應該接下收容任務,但是並非每個國家都跟社會、經濟相對進步、有餘裕照顧別人的德國相同(而且即便是德國,也是照顧的很吃力),很多地區對於難民問題嗤之以鼻或是避之唯恐不急,同時因為難民而讓國內出現很多陌生臉孔,也造成治安、恐慌,以及更多看不見的生活影響,即便歐洲本來就是一個相對多元的社會,依然還是讓不少人民動搖。
 
  我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百貨公司意外看見過一幕:一個來自伊斯蘭世界的媽媽(為什麼能這麼斷定,因為她有蒙頭紗而且講的話顯然不是德語和英文)在百貨公司內大聲斥責孩子,而不受控制的孩子不僅排隊插隊、大小聲說話,同時還把玩具部門擺放的產品弄亂、撞倒,搞得雞飛狗跳,甚至還會在結帳時突然「變」出一大堆媽媽本來就不要買的玩具商品,因此讓媽媽勃然大怒,拋下正在結帳中的店員與人龍,在一旁邊管教小孩邊把商品隨便擺至架上。
 
  此舉招致很多德國人(包括店員、顧客)的白眼,這趟去德國發現他們白眼人都超明顯的,不會在你背後偷瞪你、面對面時再轉成微笑模式,他們是真的就一直盯著你、盯著盯著盯到你心裡發寒,對於講求秩序和規律的德國人來說,即便是那位伊斯蘭媽媽的用意是要教育小孩、收拾善後,但是整體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個「亂」、「沒規矩」、「隨便」、「沒家教」(這幕實在很有既視感),我在旁邊看了也有點想翻白眼(但是我不敢明翻),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在德國或是日本街頭感到很自在(往自己臉上貼金),因為他們對於規矩和禮貌的理解,和我很相近。
 
  於是我當時心裡不禁暗想:「我這樣的想法跟舉動,算不算是一種歧視?」,離開了那個結帳隊伍後,我還是默默思考了這個問題很久,特別是在歐洲目前出現動蕩,不管是難民、恐攻威脅,還是經濟上因此被拖累的情況,你如果是身在其中的人,很難不會對其充滿情緒,難民所受的教育、生活習慣、潛在的禮節等等都和你大不相同,你該如何雙手張開、真心誠意的接受這些「外來者」?特別是他們可能會佔去原本屬於你的社會資源、食衣住行都多了一批人來跟你「分享」,種族和文化的格格不入更是不在話下,憑藉著「良心」和「大義」,你就能夠心甘情願的接受嗎?
 
  大義是一種理想,而實踐大義的代價很高,高到需要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世界共同來負擔,可是即便你本人的身心是準備好的,你能夠保證你身邊的人也都全部準備好,能用同樣的態度去面對嗎?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不是輕鬆講點正義、同情、覺醒,就能夠簡單帶過的問題,但是思考到最後,其實你很難找到解答。



文:泰瑞克斯
圖片來源:Berliner Morgenpost
參考資料:Syrer entkommt IS-Folter - und kocht jetzt für Obdachlose

加入粉絲團,每天一起玩:糙米蟲與世界的狂想曲

  

arrow
arrow

    泰瑞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