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要介紹澎湖縣的首府,也是澎湖歷史最悠久的城池──馬公市。

  馬公之於澎湖的重要性就如同臺北之於臺灣一樣。它既是當地的政治中心,亦是當地的商業中心、觀光中心,任何一個觀光客在造訪澎湖的美麗風光時,都會由這座充滿島嶼風情的城市開始,認識菊島之美,由這座古風樸樸的城市開始,再好不過了。




  ===== 古 城 媽 宮 =====


  說起馬公市的歷史,就一定得提整個澎湖的名稱由來。

  澎湖是漢人往臺灣海峽發展後,最早進行大規模移墾的地區,其主要聚落即分布在今日的馬公市區內。而自古以來,澎湖即擁有「平湖」、「方壺」、「亶州」、「西瀛」等稱呼,其中又以「平湖」和「西瀛」這兩個稱呼最著名。

  由於澎湖本島與西嶼間的狹小海域形成一個喇叭狀的天然海域,裡面風平浪靜,極適合船隻在此停靠,在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中即記載:「波平而浪息,沒有淜水激射之狀,其狀如湖,因取名為澎湖,可以泊舟。」即是說名此種景象,所以在古代的漁船在來到這塊海域時,常誤以為闖入了一個大湖內,因此使澎湖得到「平湖」或「方湖」之名。現在到澎湖去如果由觀音亭海岸眺望西嶼,仍可清楚看見這塊海域的寧靜安穩,感受一下「平湖」之名。此外,「澎湖」在閩南語的發音即為「平湖」,故一般學界均認為古書所著的「平湖」,應該就是指澎湖。

  至於「西瀛」的名稱則可見於清朝時的《澎湖廳志》,其中嘗以」西瀛」、「澎瀛」、「澎海」稱呼澎湖,也因此使在澎湖東側的臺灣被稱為「東瀛」。(東瀛在古代亦指日本,是因日本為古人所幻想的海上三大仙山之一「瀛州」,因在中國之東邊,故稱其為東瀛)現在在馬公市內仍可看見「西瀛勝境」的牌樓,其名稱即來自於此。


IMG_6712.JPG


  而漢人在來到這塊海峽中的寶地移墾時,首先移來的即是福建沿海的泉州人,因此澎湖至今仍保有純正的泉州古音,有機會到澎湖走走可別忘了聽聽當地人獨特的泉州腔臺語,絕對比你在臺灣任何地方聽得要道地(畢竟澎湖的移民歷史比臺灣這種化外之地來得悠久)。

  澎湖在歷史上確實和泉州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中國文獻中,澎湖最早於南宋時載入史冊,當時的泉州知府汪大猷,為保護在平湖當地的漢人不被來自臺灣的原住民(毗舍耶人)劫掠,故在平湖建築房屋並設軍駐守,這應是澎湖第一次被收入中國的版圖內。後來在元朝時因人口逐漸增多,引起朝廷的重視,故在現在的馬公市區內設立巡檢司,地點即在今日的天后宮附近,元朝人當時稱澎湖為「泉州外府」。後來進入明朝時,起初仍延續元朝的巡檢司單位,後來受明朝政府海禁政策的影響,逐漸收回對海外島嶼的經營和駐軍,一度廢立巡檢司,直至明朝中葉倭寇和海盜猖獗時才又復設單位。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永樂年間著名的歷史事件「鄭和下西洋」,與澎湖也有所關連。當時鄭和的船隊在取道臺灣海峽往南洋前進時,途中曾經過澎湖,故在他的航海圖上也將澎湖給繪入,圖中的平湖嶼即是澎湖。
 
    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

  在這幅簡單的古地圖中可窺見當時人對澎湖的印象,應該就是大大小小擁有眾多島嶼的海域。澎湖的地質屬於火山島,大多是熔岩台地地形,除了較大的幾個離島之外,還擁有許多漲潮時會淹沒在海中的無人島,過去在漁船或商船行經臺灣海峽時,雖然澎湖海域風平浪靜,看似平穩,船隻卻常因不闇當地環境而誤觸礁石,船難頻頻,故反而使當時的人們對澎湖產生一種敬畏的態度。這種態度可由部分史書的記載看出,在明朝萬曆年間的進士謝肇猘的《五雜俎地部所》中有一項記載,在今天看來應該指的即是當時人心目中的澎湖:「航入蘇州東海外五、六日,有小島,闊約百餘里,四面海水皆濁。獨有此清澈。無風而浪高數丈,時常能在水上看到類似太陽的紅光。舟人皆不敢近之,聲稱是龍王宮云云。」

  不過澎湖最初的歷史中心一直圍繞在今天后宮附近,馬公市內的天后宮供奉媽祖,是臺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今日澎湖天后宮始建的年代已不可考,其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為西元1604年,即荷蘭海將韋麻郎與明將沈有容談判的那一年,當時天后宮被稱作天妃宮。由於中國東南沿海漁民普遍信奉媽祖信仰,根據澎湖的發展史看來,天后宮極有可能在南宋時就已建立,推論最初其可能僅為一座小廟,爾後陸續發展成現今的規模。

  到了清朝初年康熙年間時,清將施琅攻滅明鄭,他在登陸澎湖後將勝利歸於媽祖保祐(施琅是福建晉江人,是道地的泉州人),並奏請康熙帝策封媽祖,自此媽祖被封為「天后」,天妃宮也改名為「天后宮」。

  最初清朝沿用元、明的編制,在澎湖設巡檢司,但是在陸續開放沿海居民移墾臺灣後,島內人民日漸增加,於是西元1727年,雍正五年時,清朝正式在澎湖設「廳」,改設「澎湖海防糧捕廳」,藉以加強管理,此時的政治中心被稱為「媽宮城」,其名即是延襲媽祖天后宮變化而來。媽宮城當時轄有澎湖本島大部分的區域,如東、西澳,時裡澳(今蒔裡)等地。

  這是臺灣堡圖中的媽宮城
  臺灣堡圖媽宮城.png

  清朝時期的澎湖地圖
  光緒19年澎湖地圖.jpg


  到了西元1885年,光緒十一年時,中國與法國發生中法戰爭,當年法軍在攻打臺北失敗後,轉而攻佔媽宮城,最後在法國海將孤拔戰(病)死後,中、法才達成議和,使法軍撤離澎湖。因列強逐漸進入中國,海防日漸重要,加上西元1874年發生在臺灣的「牡丹社事件」和「中法戰爭」的影響,使清廷開始重視東南沿海外的澎湖、臺灣等地,為提高澎湖的防禦工事,故清廷增派兵勇,且任命吳宏洛為澎湖鎮總兵,駐守媽宮城,後吳宏洛奉臺灣巡撫劉銘傳之令,於人口眾多的澎湖媽宮城修建城牆與城門,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城也是清朝所興建的最後一座防禦型的城池(後來就亡國了......),該城被稱作「媽宮城」、「澎湖城」或「光緒城」。

  媽宮城簡圖
  媽宮城簡圖.jpg

  現在媽宮城保存最完整的二級古蹟城門──順承門
  順承門

  這座城池共設有六個門,即東門(朝陽門)、大西門、南門(迎薰門)、北門(拱辰門)、小南門(即敘門)、小西門(順承門),東門直接臨海,北門外則設有護城河,各城門上並置有大炮、敵樓等防禦工事。但到了日治時期,當時的澎湖廳治為了加強澎湖的海港功能性,決定擴充舊有的媽宮市街,遂於西元1881年(明治四十年)開始執行拆除媽宮城築港的工程。首先拆除小南門(即敘門)到南門(迎薰門)的城門與城牆,並將拆除下的石料和建材做為興建媽宮港的築港材料。接著在西元1938年(昭和十三年)拆除東門(朝陽門)至北門(拱辰門)段的城門和城牆,從此媽宮城即不再分為城內和城外,現僅存大西門(國民政府遷臺後改稱為中興門)和小西門兩座城門,其中又以小西門(順承門)最著名。

  日治時期對澎湖最大的改變除了拆除古城之外,最大的影響應為地名的改名。在日本最初佔領臺灣和澎湖時仍沿襲清制,但是在西元1920年(民國九年)時,乃澎湖改設郡制,設澎湖廳,並改媽宮城為馬公街,這也是「馬公」這個地名第一次出現,並沿用至今。馬公街擴充轄區,除原有的東、西澳、時裡澳之外,並將原屬林投澳之雙頭掛及烏崁鄉改併入馬公街。

  光復以後,澎湖大至沿用日治時期的編制,唯將馬公街改為馬公鎮,統轄21里。之後在西元1981年(民國70年)正式將馬公改制為縣轄市,作為澎湖縣和澎湖群島的中心。馬公市內擁有眾多的商家和現代化建築,不論食、衣、住、行均是澎湖縣內最進步的城市。
  
  馬公市徽
  馬公市徽
  

  由於馬公市是過去兩三百年來澎湖的歷史文化中心,不論是漁貨、商旅或是軍事協定、政治邊防均在此地完成,故這座城市至今仍隨處可見古風樸樸的建築,市內擁有漢人開墾的第一條巷道,也擁有元、明時代的古廟、清代的古城、日治時代的木造建築等等,有機會到這裡來觀光時,可別一下飛機就衝去吃黑糖挫冰或是急著去玩水上活動,不仿到古城牆邊或是老街一角,靜靜的欣賞、品嘗這座古城數百年來的風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泰瑞克斯 的頭像
    泰瑞克斯

    糙米蟲與世界的狂想曲

    泰瑞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