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除了密集的趕稿(這個月的稿量應該是生涯至今最巨大的)、工作兩頭燒之外,還忙著看經典的HBO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
對,我知道有很多人老早就已經追這部美劇了,但我就是活在撥接時代、拖到現在才開始接觸這部可能在電視史上具有獨特地位的史詩電視劇......
事實上,《權力遊戲》這個名稱本來是美國作家 George R R Martin 的奇幻史詩文學《冰與火之歌》的第一部曲篇名,同樣屬於《冰與火之歌》的還有後續的《烽火危城》(或譯《列王的紛爭》)、《劍刃風暴》、《群鴉盛宴》......等等。
不過當HBO把原作搬上電視螢幕,並由 David Benioff 和 D. B. Weiss 聯手擔任編劇之後,儘管截至目前的五部曲故事都是依據原著改編、作者 George R R Martin 還為其背書,說這部電視劇幾乎完全還原他在書中的場景和情節,非常忠於原著,但他們似乎一直沒有想要為其「正名」的意思,從第一部開始使用的《Game of Thrones》的劇名就一直跟隨下來,但是依照該劇裡面的權謀、鬥爭、政治與複雜的計算,用「權力遊戲」來貫穿每一部曲,倒也是十分貼切。
壞習慣改不掉,看到有興趣的東西就會跌進去研究,除了追劇、研究演員(我不得不岔個話,如果還沒追完全劇記得不要隨便去Google演員,我有時候只是想查一下是誰演這個角色演得這麼傳神,就會不小心被關鍵字給雷到劇情了......)之外,對於片頭那首氣勢磅礡、每一部曲都沿用的片頭音樂也相當著迷,好一段時間只要靜下心來、腦中就會響起這首歌的樂章,於是就好奇的研究了一下背景故事。
Game Of Thrones "Official" Show Open (HBO)
包括這首片頭曲在內,《Game of Thrones》所有的曲子幾乎都由艾美獎提名的知名作曲家 Ramin Djawadi 所寫成,這部影集首播於2011年4月,直到今日劇中的眾多曲目依然深植人心,由片頭的主旋律所延伸出多首曲子的變奏,也變成極具辨識度、影迷們一聽就能認出的「信物」。
不去查我還沒發現,我一直以為每集影片開頭播放片頭曲的畫面都長得一樣,結果沒想到其實HBO在製作影集時相當用心,他們會依每集的故事情節、發生的地方去安排特定地點的出現位置,儘管每座城在動畫上的呈現多半大同小異,但是從位置的變化可以稍微讓你推知這集會出現的人物、發生地,非常的有意思。
動畫的基底是維斯特洛大陸,並用球體的表面來轉動各地,以全劇系列的第一集〈Winter is Coming〉為例,一開始先出現一個轉動的星盤,當中會看見火燄正摧毀一座城市,裡面有龍和正準備逃脫的人,接著會將鏡頭移到放大的城市「君臨」(King's Landing),拜拉席恩(Baratheon)的家徽會從城市當中轉動上升,而當這座城市被「組裝」完成後,鏡頭會往北移動到「臨冬城」(Winterfell),人可以看見史塔克(Stark)家的家徽以及一顆巨大的生命樹慢慢茁壯,到這邊為止幾乎是每集都會出現的動畫(也因此特別容易被人誤會動畫是不是都長一樣)。
之後,可能會依劇情的需要而出現不同地方的城市、地點,包括長城(The Wall)、狹海另一側的城市、黑城堡(Castle Black)......等等,最有趣的是在齒輪轉動時,可以同步留意上面的徽印,有幾個特寫可以清楚看到象徵史塔克家的冰原狼、蘭尼斯特(Lannister)家的獅子、拜拉席恩的鹿以及坦格利安(Targaryen)家的龍,正在彼此爭鬥,象徵從第二季開始的「列王紛爭」,另外也有拜拉席恩的鹿紋家徽凌駕於眾家家徽之上的畫面,透露拜拉席恩家是目前七大國的領導者。
在第五季正式播放前,製片人 Greg Spence 在接受採訪時曾解釋過片頭的規則,其中有提到幾點很有趣:首先是不論劇情怎麼推移,「君臨」、「臨冬城」和「長城」這三個發生核心事件的中心是絕對不會更動的。
再來就是每一集會隨著「龍女」丹妮莉絲(Daenerys Targaryen)的所在地,而插入她目前所在地的動畫,即便丹妮莉絲該集根本沒有戲份也是,Spence 進一步解釋這麼做的原因是:「讓觀眾明白這裡面的世界是廣大無垠的,當你聚焦在維斯特洛大陸時,外面也有些什麼事正在發生。」,因此狹海彼端的劇情、場景都無比重要,這是在提醒全世界的觀眾,你應該要走向世界、而不是只關注一地的事情。
臨冬城的存在也很有特色,到了後面幾季幾乎主線劇情都不曾造訪過這座城市(也許有提到、但主角們不在那兒),可是片頭一再讓它出現的用意在於它是維斯特洛大陸的主要城市,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史塔克們」的家;此外君臨是帝王之都、長城則是用以區隔人類與異鬼的世界。
當然還有其他有趣的說法,譬如說為什麼不乾脆每集都做不同的動畫?這部分是受限於預算;另外還有就是片頭曲只有短短的90秒,你無法塞進太多的情境,因此不如就以這些城市當作主角,但也因為他們出現的時間、動畫的速度、長度都是固定的,有時如何做劇情上的取捨非常重要,如果一集裡面出現太多的場景,他們也有可能會考慮鏡頭移動的時間而更改排序或是刪去一些較小的場景。
完整的出現順序與介紹,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網站。
自從我爬到了這串知識之後,每次都會花時間把整段的片頭給看完(雖然我也知道往下看下去就知道那些事件會發生在哪、誰會出場),特別是有關家徽、暗示的部分;不過我也沒有太難過自己之前的愚魯,因為知名網站《BuzzFeed》還寫過一篇〈29 Things You Can Do During The “Game Of Thrones” Intro〉(你可以在《權力遊戲》播放片頭曲時做的29件事),這29件蠢事裡我就沒看到他們有寫道要「仔細看片頭動畫」,說起來我還算認真好學的......(欸
不過對於這部作品,我但實在也是滿佩服的,不愧是原作被譽為當今史詩奇幻文學的第一把交椅作品,即便故事背景建立在充滿劍、魔法甚至還有龍的虛幻世界,但是故事架構之完整、人物刻劃之深,更重要的是當中對於中世紀(或許多歷史上的搭配)的一些影射描述都非常到位,劍與龍只是一層皮,血肉是血淋淋的爭權奪利、政治鬥爭,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權謀交惡,其中有戰爭、有政治、有推理、有算計、有親情、有愛情(?!),真是厲害的作品......幾位朋友都跟我說,原著小說要比影集更迷人、世界觀和所想要傳達的想法更完整,但全部看完我看應該要花個把月,大概還要另外找時間了......
上面的圖片是 Tyrion Lannister 實際本人去領獎的照片,他也是我在影集當中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因此也對演員 Peter Dinklage 多了一層認識,他靠著《冰與火之歌》的精湛演出,奪下包括艾美獎等多項獎項,之前上映的《X戰警:未來昔日》當中想要滅絕變種人的侏儒教授,也是由他所飾演的,據說在片中那些對他的戲謔、取笑、看不起的話語,他在實際的人生中都曾體驗過。
Peter Dinklage 因為一出生就罹患軟骨發育不全症,使得他的身高僅有135公分,但是他在高中畢業後就立志成為演員,並且順利自本寧頓學院畢業,他的妻子也是演員 Erica Schmidt,兩人在2005年結婚並在2011年時生下一名女兒。Dinklage曾在受訪時針對人們對其身材的異樣眼光說道:「曾經在我很年輕時我會很在意、對此感到憤世嫉俗,不過當你的人生慢慢成長,你也會慢慢發生這種無禮的對待往往是出自對方的錯、不是你的問題。而你需要的,不過是用點幽默來看待這種狀況。」
除了 Peter Dinklage 之外,在找圖期間我也順便看了好幾個角色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樣貌,其實有時候入戲太深反而會喊不出他們的名字,直衝著圖片想叫他們劇中的名字(據說這個現象不是只有我,在美國也有很多影迷入戲太深,這些演員日後演了其他片,大家還是會聯想到他們在《Game of Thrones》裡面的扮相),不過有好幾個女演員實際上不是模特兒就是貌美如花的新生代演員,難怪影集裡面除了特寫她們的漂亮臉蛋之外,還動不動就要把她們剝個精光(誤
好吧,我還是比較習慣你們穿古裝的樣子,My Ladies, My Lord.
文:泰瑞克斯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資料來源:Title sequence - Game of Thrones Wiki
How the Epic Game of Thrones Theme Music Was Built
29 Things You Can Do During The “Game Of Thrones” Intro
加入粉絲團,每天一起玩:糙米蟲與世界的狂想曲
對,我知道有很多人老早就已經追這部美劇了,但我就是活在撥接時代、拖到現在才開始接觸這部可能在電視史上具有獨特地位的史詩電視劇......
事實上,《權力遊戲》這個名稱本來是美國作家 George R R Martin 的奇幻史詩文學《冰與火之歌》的第一部曲篇名,同樣屬於《冰與火之歌》的還有後續的《烽火危城》(或譯《列王的紛爭》)、《劍刃風暴》、《群鴉盛宴》......等等。
不過當HBO把原作搬上電視螢幕,並由 David Benioff 和 D. B. Weiss 聯手擔任編劇之後,儘管截至目前的五部曲故事都是依據原著改編、作者 George R R Martin 還為其背書,說這部電視劇幾乎完全還原他在書中的場景和情節,非常忠於原著,但他們似乎一直沒有想要為其「正名」的意思,從第一部開始使用的《Game of Thrones》的劇名就一直跟隨下來,但是依照該劇裡面的權謀、鬥爭、政治與複雜的計算,用「權力遊戲」來貫穿每一部曲,倒也是十分貼切。
壞習慣改不掉,看到有興趣的東西就會跌進去研究,除了追劇、研究演員(我不得不岔個話,如果還沒追完全劇記得不要隨便去Google演員,我有時候只是想查一下是誰演這個角色演得這麼傳神,就會不小心被關鍵字給雷到劇情了......)之外,對於片頭那首氣勢磅礡、每一部曲都沿用的片頭音樂也相當著迷,好一段時間只要靜下心來、腦中就會響起這首歌的樂章,於是就好奇的研究了一下背景故事。
Game Of Thrones "Official" Show Open (HBO)
包括這首片頭曲在內,《Game of Thrones》所有的曲子幾乎都由艾美獎提名的知名作曲家 Ramin Djawadi 所寫成,這部影集首播於2011年4月,直到今日劇中的眾多曲目依然深植人心,由片頭的主旋律所延伸出多首曲子的變奏,也變成極具辨識度、影迷們一聽就能認出的「信物」。
不去查我還沒發現,我一直以為每集影片開頭播放片頭曲的畫面都長得一樣,結果沒想到其實HBO在製作影集時相當用心,他們會依每集的故事情節、發生的地方去安排特定地點的出現位置,儘管每座城在動畫上的呈現多半大同小異,但是從位置的變化可以稍微讓你推知這集會出現的人物、發生地,非常的有意思。
動畫的基底是維斯特洛大陸,並用球體的表面來轉動各地,以全劇系列的第一集〈Winter is Coming〉為例,一開始先出現一個轉動的星盤,當中會看見火燄正摧毀一座城市,裡面有龍和正準備逃脫的人,接著會將鏡頭移到放大的城市「君臨」(King's Landing),拜拉席恩(Baratheon)的家徽會從城市當中轉動上升,而當這座城市被「組裝」完成後,鏡頭會往北移動到「臨冬城」(Winterfell),人可以看見史塔克(Stark)家的家徽以及一顆巨大的生命樹慢慢茁壯,到這邊為止幾乎是每集都會出現的動畫(也因此特別容易被人誤會動畫是不是都長一樣)。
之後,可能會依劇情的需要而出現不同地方的城市、地點,包括長城(The Wall)、狹海另一側的城市、黑城堡(Castle Black)......等等,最有趣的是在齒輪轉動時,可以同步留意上面的徽印,有幾個特寫可以清楚看到象徵史塔克家的冰原狼、蘭尼斯特(Lannister)家的獅子、拜拉席恩的鹿以及坦格利安(Targaryen)家的龍,正在彼此爭鬥,象徵從第二季開始的「列王紛爭」,另外也有拜拉席恩的鹿紋家徽凌駕於眾家家徽之上的畫面,透露拜拉席恩家是目前七大國的領導者。
在第五季正式播放前,製片人 Greg Spence 在接受採訪時曾解釋過片頭的規則,其中有提到幾點很有趣:首先是不論劇情怎麼推移,「君臨」、「臨冬城」和「長城」這三個發生核心事件的中心是絕對不會更動的。
再來就是每一集會隨著「龍女」丹妮莉絲(Daenerys Targaryen)的所在地,而插入她目前所在地的動畫,即便丹妮莉絲該集根本沒有戲份也是,Spence 進一步解釋這麼做的原因是:「讓觀眾明白這裡面的世界是廣大無垠的,當你聚焦在維斯特洛大陸時,外面也有些什麼事正在發生。」,因此狹海彼端的劇情、場景都無比重要,這是在提醒全世界的觀眾,你應該要走向世界、而不是只關注一地的事情。
臨冬城的存在也很有特色,到了後面幾季幾乎主線劇情都不曾造訪過這座城市(也許有提到、但主角們不在那兒),可是片頭一再讓它出現的用意在於它是維斯特洛大陸的主要城市,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史塔克們」的家;此外君臨是帝王之都、長城則是用以區隔人類與異鬼的世界。
當然還有其他有趣的說法,譬如說為什麼不乾脆每集都做不同的動畫?這部分是受限於預算;另外還有就是片頭曲只有短短的90秒,你無法塞進太多的情境,因此不如就以這些城市當作主角,但也因為他們出現的時間、動畫的速度、長度都是固定的,有時如何做劇情上的取捨非常重要,如果一集裡面出現太多的場景,他們也有可能會考慮鏡頭移動的時間而更改排序或是刪去一些較小的場景。
完整的出現順序與介紹,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網站。
自從我爬到了這串知識之後,每次都會花時間把整段的片頭給看完(雖然我也知道往下看下去就知道那些事件會發生在哪、誰會出場),特別是有關家徽、暗示的部分;不過我也沒有太難過自己之前的愚魯,因為知名網站《BuzzFeed》還寫過一篇〈29 Things You Can Do During The “Game Of Thrones” Intro〉(你可以在《權力遊戲》播放片頭曲時做的29件事),這29件蠢事裡我就沒看到他們有寫道要「仔細看片頭動畫」,說起來我還算認真好學的......(欸
不過對於這部作品,我但實在也是滿佩服的,不愧是原作被譽為當今史詩奇幻文學的第一把交椅作品,即便故事背景建立在充滿劍、魔法甚至還有龍的虛幻世界,但是故事架構之完整、人物刻劃之深,更重要的是當中對於中世紀(或許多歷史上的搭配)的一些影射描述都非常到位,劍與龍只是一層皮,血肉是血淋淋的爭權奪利、政治鬥爭,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權謀交惡,其中有戰爭、有政治、有推理、有算計、有親情、有愛情(?!),真是厲害的作品......幾位朋友都跟我說,原著小說要比影集更迷人、世界觀和所想要傳達的想法更完整,但全部看完我看應該要花個把月,大概還要另外找時間了......
上面的圖片是 Tyrion Lannister 實際本人去領獎的照片,他也是我在影集當中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因此也對演員 Peter Dinklage 多了一層認識,他靠著《冰與火之歌》的精湛演出,奪下包括艾美獎等多項獎項,之前上映的《X戰警:未來昔日》當中想要滅絕變種人的侏儒教授,也是由他所飾演的,據說在片中那些對他的戲謔、取笑、看不起的話語,他在實際的人生中都曾體驗過。
Peter Dinklage 因為一出生就罹患軟骨發育不全症,使得他的身高僅有135公分,但是他在高中畢業後就立志成為演員,並且順利自本寧頓學院畢業,他的妻子也是演員 Erica Schmidt,兩人在2005年結婚並在2011年時生下一名女兒。Dinklage曾在受訪時針對人們對其身材的異樣眼光說道:「曾經在我很年輕時我會很在意、對此感到憤世嫉俗,不過當你的人生慢慢成長,你也會慢慢發生這種無禮的對待往往是出自對方的錯、不是你的問題。而你需要的,不過是用點幽默來看待這種狀況。」
除了 Peter Dinklage 之外,在找圖期間我也順便看了好幾個角色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樣貌,其實有時候入戲太深反而會喊不出他們的名字,直衝著圖片想叫他們劇中的名字(據說這個現象不是只有我,在美國也有很多影迷入戲太深,這些演員日後演了其他片,大家還是會聯想到他們在《Game of Thrones》裡面的扮相),不過有好幾個女演員實際上不是模特兒就是貌美如花的新生代演員,難怪影集裡面除了特寫她們的漂亮臉蛋之外,還動不動就要把她們剝個精光(誤
好吧,我還是比較習慣你們穿古裝的樣子,My Ladies, My Lord.
文:泰瑞克斯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資料來源:Title sequence - Game of Thrones Wiki
How the Epic Game of Thrones Theme Music Was Built
29 Things You Can Do During The “Game Of Thrones” Intro
加入粉絲團,每天一起玩:糙米蟲與世界的狂想曲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