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他像是「趙雲截江奪阿斗」、「據漢水趙雲寡勝眾」等《三國演義》的事蹟,基本上你在《雲別傳》當中都可以找得到,而我認為最精彩的一段記載倒不是這些和演義中雷同的故事,而是當劉備準備伐吳時,在《雲別傳》中寫到一段記載:

  「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孫權無預警襲擊荊州後,劉備大怒準備興兵伐吳,此時趙雲干犯眾怒的跳出來進諫:

  「國賊是曹操而不是孫權,我們應該全力求取滅魏國,這樣吳國自然會對我們心服。此時曹操新死,而其子曹丕又篡奪漢室王位,這時正是中原人心不穩之際,我們應該動用資源一舉攻占關中,並且獲得黃河、渭水的上游地區,討伐這些大逆不道的國賊,屆時所有在關東的愛國義士勢必會響應我們的應召,坦若我們放著魏國的問題不管而先去和國力穩定的吳國交戰,一旦兩國正式的開戰後,勢必不可能速戰速決,這絕非我們應做之事!」

  但是劉備並不聽從趙雲的意見,反而把他冷落而留在後方,命他留守在江州(大約是戰場的第二線,類似戰鬥預備隊的感覺),而當劉備在秭歸被陸遜殺得大敗時,趙雲連忙率軍前往支援,但是吳軍此時見好就收,已退回江東。

  這段故事在《三國演義》中幾乎也是原版重現,但是我們從這段故事中可以推回昨日在正史所得的結論:趙雲確實和諸葛亮的謹慎比較意合,當劉備此時欲興兵作生涯最後一搏時,謹慎的兩人都想勸阻劉備而想將蜀國養精蓄銳已久的鋒頭指向曹魏,也難怪劉備會不顧他兩人的意見。

  劉備的伐吳之戰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之後一定會另闢園地和大家討論,在此小弟只簡單表示拙見。

  劉備的伐吳之策絕非演義所寫的「氣急攻心」的意氣之爭,而是早有預謀的一場奪土之戰,儘管曹丕新立又竄奪漢室,但蜀漢的劉備又何嘗不是明擺著知道獻帝未死還是堅持要幹皇帝嗎?更何況當年連孫家尚未在江東立足時,魯肅都能看出「曹操不可卒除」的道理,在亂世打滾一輩子的劉備,豈會不曉得經過數十年的休生養息,魏國的江山幾乎已經不可能被吳蜀兩家給吃下來了呢?

  那如果要動手擴張自己的領土,是不是該找跟自己程度差不多的?而最好的時機點,是不是就是國勢比較強的那國,正忙著安定內部,無暇控管另外兩國在打鬧爭地之事?因此子龍和諸葛武侯之見不被重用,是可想而知的結果。

wallpaper1211_07   

  其實當我們研究深入一點,並且引徵《雲別傳》之後,你似乎就可以看見趙雲現在活躍的形象好像又出現在眼前了,而剛好這一本書又是被裴松之在注釋《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被大量引用,因此許多人將其識之為信史的一部分,認為足以佐證趙雲的事蹟應真有此事。

  但《雲別傳》的可信度一直有許多存疑點,首先這是一本已失傳的書籍,其所有文字目前留下者都是裴松之的引注,我們無從查證他的來源。

  再者許多歷史考據學家也對《雲別傳》的記載提出疑問,如何焯即對《雲別傳》說趙雲和劉備是在袁紹麾下時才重逢一事存疑,表示本傳已記載劉備在擔任平原相時,趙雲就已經隨侍左右了(表示趙雲當年其實早就從公孫瓚身邊「叛逃」至劉備手下),《雲別傳》此說顯然違反而不可信也。

  李光地也對《雲別傳》有很多疑問,他提出一個觀點是:「雲之美德皆見別傳,而本傳略不及之,何也?」(趙雲的美好品德都只有在《雲別傳》中才看得到,而正史中反而隻字未提,這是什麼緣故呢?)

  而對於剛剛我們才提過,很精彩又被《三國演義》完整引述故事的「趙雲諫劉備莫征吳」,何焯先生也有話要說:

  「雲之駁分賜議甚正,然經國之務有諸葛公在,必得其當,未應反待武臣駁議,殆家傳掠美耳。其諫伐吳,則又諸葛公所不能得之其主,追思孝直,恐散號列降非所及也。《別傳》大底依仿諸葛子瑜書及孫權稱尊號諸葛公不明絕其僭之議為之。

  這段文言文有點艱澀,我就截錄重點翻譯一下,何焯先生認為雖然《雲別傳》中寫到趙子龍對於征吳之事很有想法,但是這種的「經國之事」應該是由諸葛亮等文臣來共同策畫,輪不到一個負責警戒的武臣(畢竟趙雲不是邊防大將)來駁斥諫議,他覺得這是《雲別傳》刻意引錄要來美化故事主角的手法,加上諸葛亮已不能勸戒其主,難道還有劉備不聽從官位較高的諸葛亮,反而聽從地位較低的趙雲之理嗎?

  再來就是他懷疑《別傳》中勸諫劉備的趙雲話語看起來是仿造諸葛瑾(諸葛亮之兄,仕吳)的文書,並非出自趙雲之手。

200812493815369_2


  這些都是很有趣的觀點,也都是前人在對「三國人物」的歷史的一些解讀,我們可以選擇想要相信的、想要接受的說法去擇優接受,這本來就是治史者的基本態度。

  今天寫了這麼落落長的一篇文章(而且不好笑又枯燥),主要還是想和大家分享一個觀念。

  雖說我們都曉得「讀歷史可知興替」,可讓我們引為借鏡而為鑑,但是歷史往往都是勝利者所製造出來的文書,其真偽度本來就有待商榷,小弟過去大學時期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史記》課時,教授曾說到一個經典案例。

  史記中寫道項羽和劉邦在看到始皇華麗的車隊時,分別說了兩段不同的話:「彼可取而代」與「大丈夫當如此」,這兩句話幾乎跟著《史記》名留千古,後人更引之為經典。

  但是問題來了,那兩個人說話的當下,有誰聽到了?司馬遷可能在現場嗎?當然不,那他何以寫下這樣的文句,是經過實地考察當地的鄉里耆老嗎?縱使如此難道他們當時就站在劉邦和項羽兩人的身旁嗎?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去懷疑、進而大膽推論為史者的筆法,縱使他們再怎麼公正,對於這樣的史書,你該做的就是「姑妄聽之」、「姑妄信之」。

  我一直覺得欣賞歷史的方式就和金庸小說所說的用劍之法沒有兩樣:「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觀賞三國史之理自然也是相同,當你沒有任何基礎之時,故事性極高又引人入勝的《三國演義》就是你的「紫薇軟劍」;而當你已經熟讀演義後,所有人物都能如數家珍時,自然會進入「懷疑」、「想知道史實是否為此」的階段,此時正史《三國志》自然成為我們的「重劍」,他雖然精彩不不佳(無鋒),但是他確是大巧之作。

  最後是你研究正史也有所心得後,當然會接著精進到「懷疑」正史是否皆然如此,陳壽的撰寫是否偏頗?延續魏國正統的晉朝史官,是否會刻意貶抑蜀漢和東吳之臣?

  這時候你就會開始可以獨立思考,不受史書之囿,進而做到「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俯仰皆可信手拈來一段典故和說法,甚至你還可以直接就自己的思考去提出對歷史事件的反思和判斷,從此後逐漸邁向「無劍勝有劍之境」,作到為史者的最高層次「盡信書而不如無書」、「盡信史而不如心中無史」。

  就像是《雲別傳》中的記載和《三國志》中有所出入,但注釋者裴松之還是將他引入書中,而之後的考據學者也對《雲別傳》提出疑問,而我們更可以也對這些考據學者再提出疑問,永遠可以提出新的看法和說法去進行「翻案」

  沒有一本正史是完全可相信的,但他們都是「相對」而言被大家公認可信度較高的史書,這兩者並不完全相衝突,小弟在抓取《三國演義》的謬誤時,自然會以正史之說法為主。

17260613_201206151121193009500

  繞了這麼一個大圈子,其實小弟最後想要講的意思,還是要繞回原點。

  很多先進和這段時間給我意見的高手、朋友們,其實你們早就都已經邁入「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的程度,有的人甚至早已修至「無劍勝有劍之境」,因此小弟這些文章坦白說都只是在告訴大家早已知道的道理(甚至還會有您所知者比小弟所寫更眾),小弟當然不會是為了野人獻曝才寫這些東西。

  只是確實多數人對於三國人物的觀念仍停留在《三國演義》的形象上,因此才會想利用《三國志》來對照說明這些人物在史書上相對的形象為何,有時候評論過於武斷確實是小弟的失策,再此一歉(雖然我也知道很難改過來,寫一寫總是忍不住要主觀的吐槽兩句)。

  還是希望在下拙劣的文筆能讓一些朋友多認識這些人物除了在演義上被神話的另一面,至於其他更深入的討論當然也歡迎各位朋友加入討論,只是小弟目前引用的文句暫時仍會以《三國志》為主,因此其餘旁雜野史之說可能只會援引用作補充,還望各位高手見諒,畢竟還是得先讓很多朋友手中的「紫薇軟劍」先變成「重劍」,才能進一步討論後者。

  當然也絕對歡迎大家分享更多精確的史料、或是增加一些旁徵博引的意見,讓大家能夠一觀完整的三國歷史,獲得最全方位、完整又公允的資料,如此一來,小弟這個塊「磚」題,就真的收到引玉之效了!



  說著說著今天就嘮叨了一大堆,一點也不像之前的系列文,希望不要嚇跑太多的觀眾啊(如果真的有觀眾的話) XD




  最後要做個結尾,不管這些歷史人物在正史、野史中是怎樣的形象,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力去相信你所想要追隨、效法的,至於他是真是假,倒也還在其次,畢竟這些人物的一生不可能用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就能記載完全,我們永遠無法認識那個真正的人物到底為何。

  何為當效法者、何為當引以為鑑者,並無真實虛偽之分啊!就像我們會認以為《三國演義》不過是部譁眾取寵之作,但他也屹立不搖在文學界挺立了數百年,甚至還廣為流傳,明朝女真人打江山,還不是靠著《三國演義》中的謀略,算計明朝諸將和朝廷,進而還搶了整片江山。

  我們能說這部書一無是處,沒有可取之點嗎?





  既是如此,何不信己所信、愛己所愛,享受這浩瀚的歷史世界呢?






文:泰瑞克斯
圖片來源:網路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第2頁|全文共2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三國志 雲別傳 趙雲
    全站熱搜

    泰瑞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