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國志‧魏書‧后妃傳》記載,文昭甄皇后是「建安中,袁紹為中子熙納之,熙出為幽州,后留養姑。及冀州平,文帝納后于鄴,有寵,生明帝及東鄉公主。

  這段記載大致和三國演義的脈絡相符,甄氏本為袁熙之妻,由於袁熙遠赴幽州就任,而甄氏留在冀州侍奉婆家,最後在曹操攻破冀州時,她於鄴城為曹二公子所「」。

  而《三國演義》所寫到的詳細劇情,在《魏略》中我們可以找到幾乎一模一樣的記載:「建安中,袁紹為中子熙娶甄會女。紹死,熙出在幽州,后留侍姑。及鄴城破,紹妻及后共坐皇堂上。文帝入紹舍,見紹妻及后,后怖,以頭伏姑膝上,紹妻雙手自彿。文帝謂曰:『劉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婦舉頭!』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視,見其顏色非凡,稱歎之。太祖聞其意,遂為迎取。

  這段記載幾乎和剛剛說過的故事相同,因此小弟就只點出關鍵字「文帝就視,見其顏色非凡,稱歎之。太祖聞其意,遂為迎取。」翻譯,二公子看見甄氏這個絕色美人,不斷的稱讚嘆息,而曹操看兒子這付神魂顛倒的樣子,就明白了他的心意,便為他作主迎娶此女。

  同樣的故事在《世語》中還有更傳神的記載:「太祖下鄴,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婦人被髮垢面,垂涕立紹妻劉後,文帝問之,劉答『是熈妻』,顧擥髮髻,以巾拭面,姿貌絕倫。旣過,劉謂后『不憂死矣』!遂見納,有寵。

  這段記載我特別喜歡袁紹妻子劉氏所言的:「不憂死矣」這句話,一句話就透露這位袁家女主人的睿智與觀察入微,從曹丕一見到「姿貌絕倫」的甄氏,就曉得這毛孩子鐵定是被她迷住了,這下甄氏的身家可保,不用再擔心會有死難了,果不其然她之後就被二公子所納,還「有寵」。


曹丕夫婦
按照遊戲的繪圖風格,看起來王子與公子從此就過著淫亂(?!)的生活......


  OK,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篇幅還引證史料來說明曹二公子是「人生勝利組」這件事?這跟袁家奪曹家天下有何關連?

  我必須說,關係可大了!

  甄氏雖然絕美,但她和曹二公子的愛情故事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姐弟戀,根據《魏書》記載,甄氏生於漢光和五年十二月,大約是西元183年,而曹丕則是「中平四年冬,生于譙」,中平四年約是西元187年,所以兩人相差大概4歲左右。

  姐弟戀其實也沒什麼,想我當年乳臭未乾還是黃口小兒高中生時,要是有像志玲姐姐這種「顏色非凡」的絕世美女在我眼前,差10幾歲我都衝了,更何況是4歲。(當然其實小弟為人是很正派的,這種事打打嘴炮就好了,真有這機會我想也是會是非禮勿為......)

  甄后雖然一開始因其美色而受到曹丕的寵愛,但在後來曹丕即位稱帝,從二公子晉升為殿下之後,他突然就覺得這位大他4歲的「姐姐」有些「年老色衰」,加上他當時在後宮有三位年輕貌美的新寵兒,貴嬪郭煦、李貴人和陰貴人,當了皇帝後又是要多少美女就有多少,看見年歲漸長的甄后似乎就有種「當年年少輕狂不懂事,才會幹下這等荒唐事」的感覺,漸漸疏遠這位「搶」來的皇后。

  而可憐的甄后一世都托付給曹殿下,臨老(其實也沒多老,大概38歲吧)竟貌似所托非人,這讓她在後宮產生了一些怨言,一不小心就發了些牢騷。

  《三國志‧魏書‧后妃傳》:「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予鄴。

  這段翻譯挺感傷的,甄后因為失意所以說了一些怨言,結果因此惹得魏文帝曹丕大怒,立刻派出使者賜甄后一死,並將她葬予鄴城外。

  究竟甄后是說了些什麼話讓曹殿下如此震怒,竟然要賜她一死?小子斗膽僭測,可能是「早知道如此你當初又何必搶我為妻?」或是「早知道你就喜歡這些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不然你早就對袁伯母......」之類的話,所以才讓曹殿下有如此激烈的舉動,甚至還在她死後將她移葬到老遠的鄴城去(當時魏朝的首都在洛陽),大有「妳這麼懷念鄴城時光,那妳就滾回去吧!」的感覺。

甄姬三國殺

  甄后死的時候相當悽涼,完全看不出來曹二公子當初對她的「寵愛」,據《魏略》中記載她是「不獲大斂,被發覆面」,據傳聞是她在下葬時還被文帝命人將她披髮覆面,以糠塞口,讓她在九泉之下無法去向先祖告狀,極不體面又有失皇后的威儀。

  後來的魏明帝(即甄后之子)即位後聞之此事乃「哀恨流涕」,命令重新發葬甄后,以表其孝心。



  講到魏明帝,我們終於要進入今天的正題了,其實這個正題也只是我個人的揣測,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則有待各位高人自行判斷了。

  我認為甄后的死並不只是單純的因為她發牢騷,關鍵的問題就出在她所生的魏明帝曹叡身上。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上記載,曹叡於青龍三年正月「崩于嘉福殿,時年三十六」,結果負責注釋《三國志》的裴松之左算右算發現這數字很不對勁啊!

  曹叡是曹丕和甄后所生,而曹操是在建安九年八月攻陷鄴城,當時曹丕才正式與甄氏見面並納娶,這兩個人就算再怎麼猴急當下就「情不自禁」起來,那曹叡最快也是在建安十年才有可能「崩」出來,若是計算他的年紀到青龍三年正月的話,整整應該是三十四歲的年紀,就算我們算虛歲好了,也應該是三十五歲才對,怎麼陳壽會記到那麼離譜的三十六歲呢?

  為此,裴松之還寫下:「可疆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第2頁|全文共3頁
arrow
arrow

    泰瑞克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